众所周知,提高羊群的羔羊总体收获率对于提高经济效益以及加快群体周转来说非常重要[1]。一方面,需要提高母羊繁殖水平之外,还需要提高羔羊的断奶成活率。加快羊群周转以及合理放牧等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草场压力,实现草地生态环境的绿色健康发展,广泛提高畜牧业水平,最终实现牧民增收以及畜牧业增产的目的。
1.影响羔羊出生后死亡的主要原因
(1)寒冷。大多数养羊场产羊羔时均安排在春季或者冬季,如果养殖条件较差,母羊在产羊羔期间未进行仔细观察,部分母羊在产下羊羔之后,羊羔会被冻死;另外,由于天气过于寒冷,会造成小羊羔患病,导致羔羊成活率下降;
(2)母羊的母性。母性好的母羊在产羊羔之后,不会远离羔羊,及时给羔羊喂奶;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母性好的母羊奶水比较充足,在乳房发胀时,就会自觉找到羊羔。反之,母性不好的母羊奶水不够充足就不会回到羔羊身边,羔羊由于缺少营养易发生各种疾病,最终死亡;
(3)羔羊出生重量。羔羊出生之后的重量与其之后的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重量过小的羔羊体质较差,很容易生病。
2.提高羔羊繁殖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2.1严禁近亲繁殖
由于羊的生长周期比较短,所以很容易引起混代繁殖情况,出现体格比较小或者畸形生长的羔羊。基于此,需要经常调换种公羊,建立健全母羊繁殖记录,提高羔羊的成活率[2]。
2.2加强母羊的饲养管理
(1)空怀期。母羊空怀期大约有3.2个月时间 ,在空怀期需要恢复母羊的身体状况,利用草场的牧草繁茂时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配种前半个月补充100g精料,让母羊能够尽快恢复身体状况,再进行配种。
(2)妊娠期。母羊妊娠期大约5.3个月时间,在前3个月中,由于胎儿的发育较为迟缓,主要以放养为主,因此应该根据具体条件来补充饲料;在妊娠后期补充相关饲料,注意适量补充好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蛋白质等;尤其要注意钙磷比例,此种比例关系到羔羊的生长情况。在母羊妊娠后期,养殖户应该加强饲料补充,与此同时需要注意饲料的高品质,禁止喂养变质饲料,加强饲养管理时注意不要使用粗暴的动作,合理的驱赶羊群,控制好一羊群出羊圈的速度,在妊娠期间不能够打疫苗。
(3)哺乳期。母羊哺乳期大约有3.55个月左右,母羊为羔羊提供了主要的营养物质以及免疫球蛋白等,使得母羊的抵抗力和排泄能力等得到广泛提高。分娩后2个月是饲养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也是羔羊生长的关键时期,在喂养饲料的过程中应该多多喂养青料和多汁料。产单羔的母羊1d之内需要补充0.61kg的精料,产双羔的母羊应该1d之内需要补充0.81kg精料+2.2kg~3.2kg青干草+0.18kg~0.52kg胡萝卜+1.44kg多汁饲料。在哺乳后期,羔羊能够采取食饲料时,再逐步降低饲喂标准。
经常打扫且定期消毒母羊圈,保持羊圈的环境干净以及及时清除胎衣,能够防止母羊误吞食而患病。逐渐增加哺乳期的放养时间与距离等,时刻关注天气当面的变化,遇到风雪天气时需要提前将羊赶进羊舍,及时补充饲料。在羔羊即将断奶时,适当减少精料的喂养量, 防止母乳发生乳房炎 [3]。
2.3羔羊的饲养管理
(1)临产前相关准备。根据配种记录,将怀孕后的母羊转入到产羔圈,由专人进行看护,集中进行饲养;放牧时需要选择优质草地,做好接产的相关准备,对产床进行消毒和清洁,准备好分娩用药的相关药物和工具等;
(2)全力做好接产工作和助产工作。在母羊临近预产期时,应该加强观察,尤其是晚上的护理。分娩后应该检查乳房与乳头是否有无损伤情况,剪去乳房周围的毛发,使用温水洗净,挤出初乳。等到羔羊出生之后,立即擦掉口鼻中的粘液,避免羔羊呼吸受阻或者咽下羊水时引起异物性肺炎情况;羊羔身上的黏液应该让母羊舔干净,如果母羊不舔应该进行人为擦干,防止感冒的情况出现;剪断脐带之后应该在剪断处擦拭5%左右的碘酒,防止感染情况发生。一旦发生难产情况时,立即请兽医对母羊的产道和胎位进行相应检查,应该采取相应的助产措施减少损失。
(3)做好新生羊羔的 基础护理工作。首先,保证羔羊出生25min内能够吃到初乳;其次,引导母羊主动舔干净羔羊身上的粘液,促进羔羊母子之间的情感建立;再次,为没有母羊喂养的羔羊找到合适的寄养母羊;最后,对体质较弱的母羊和初产母羊等所产下的羔羊使用人工哺乳措施。
(4)做好保温工作。由于刚刚出生的羔羊体内的能量比较少,所以御寒能力比较差,抵抗能力比较差。羔羊出生之后应该将其安排到温度比较高的地方,由专业人员进行护理;与此同时将羊舍密封好,地面上铺上一层干净的草,保持室温在6°C左右。
参考文献
[1] 李合成,王廷斌,吴建玖等.提高羊繁殖力的综合技术措施[J].黑龙江动物繁殖,2014,22(1):17-18.
[2]刘爱华.提高羔羊繁殖成活率的技术措施[J].山东畜牧兽医,2010,31(3):90-91.
[3] 马玉胜.提高初生羔羊成活率的几项技术措施[J].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10,3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