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引言
所谓收视率,就是收看某个节目人数(户数)在拥有电视机总人数(户数)中的占比。从表面的角度上来看,这是一个具体的数据和一项衡量指标,但对于电视栏目来说,它是一个具备分析、评测的管理工具。
1.我国电视收视率的基本概括
近几年来,我国电视收视率有显著提升[1],尤其是大部分省市一级电视台已建立完善的指标体系,并构建了节目量化评价机制,此外,还有不少电视台的专业人员会进行收视率数据的二次分析,会根据本频道或指定的一个栏目进行深入研讨,并且在播出前后,给予有效的决策。
当下,小众化现象已经普遍出现在了电视大众化传播中,且已有了分众化态势[2]。实际上,收视率必须立足大众化,强化受众个性观看体验,如单单采用收视率对一个电视栏目质量进行评价,则难以满足受众多元化、个性化观看需求,使得低层次节目日益增多,而高品质、高水准的节目也会逐渐消失,且进入恶性循环中,因此这也显示了需要在对观众进行调查的时候将用户群体有效的分辨出来,这样会让高质量高品位的节目继续有生存空间。
2.收视率的系统剖析
众所知周,所谓的电视收视率不仅是外表上看电视的人数,其也是属于一份系统的调查研究报告。而一份完善的收视率报告,可以对电视市场的动态详情进行有效分析,包括在当下竞争日益激烈环境下,节目准确定位、播出方式,播出时间等方面,都对栏目及频道的生存空间起到了一定的决定性作用。面对受众的分析和把控,这也足以显露出了对电视市场的掌控度。因而,针对收视率的研究报告是电视市场及受众有关信息的重要表现方式。
在进行分析收视率的进程中,固然不能忘记对受众的分析。事实上,受众的分析也有很多面,例如受众的年龄层、接受教育程度、职业分析等。因年龄、爱好、性别、文化程度的差异,人们所关注节目类型和实际内容是有所不同的。电视收视率的指数变化,也可以理解为勾勒出一个栏目的成长过程和消亡的痕迹。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可以把电视台看作独立的生产单位,节目即具体、实质产品,而将节目播放出去就是把产品推向市场予以销售,所以收视率也相当于业绩报表。
针对收视率的波动,还反映出节目制作单位的专业素养及协作精神,同时也展现出他们的创造水平,与此同时,还在栏目管理能力高低和市场认知上都有一定反映。通常情况下,它的变化是一个动态额度,这也是无法估测和设计的。因此,无论是对于栏目还是制作团队,都应该有收视率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敏感性,要24小时去关注市场的变化情况,而后调整好心态、战术及思维方式等,对于思想准备和技术存储方面都要有一个万足的准备。
3. 透过收视率,发现市场信息
正常而言,电视节目必须按一定市场原则来计划和制作,受众目标群过小,市场难以拓展。节目题材、内容及播出方式等均决定着受众群体的亲睐程度。也可以说任何节目均有其社会和经济意义,而其价值高低及影响力,都是由观众的追捧度而决定的,那么最直接、最有说服力评价这一价值的标准,那无疑就是收视率了。
4. 收视率体现电视受众需求影响
对节目收视率进行分析,可及时掌握节目不被受众欢迎的原因及变化情况[4]。笔者认为,如果在较长的一个时间内,节目播出的内容同质度高,且节目形态和制作方式创新不够,如此就会导致收视率降低,表现出受众对节目的态度变化,相反的,就会不断提升。此外,可以通过对收视率的认真研究,可以及时掌握节目的不足之处,并针对性改进,调整制作方向,创新内容方式,及时调整战略,进而赢得广大电视观众追捧,确保电视收率的稳步提升。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视收视率不仅指记录观看节目的人数,更是可以反映出市场动态信息、受众喜好的变化、栏目管理水平及团队能力的综合展现等相关信息,因此,要对收视率进行科学有效的运用,进而对电视节目制作和栏目内部管理,起到一定的引导和促使效果。
参考文献:
[1]叶闽武.电视收视率在电视栏目管理中的应用[J].新闻天地,2011,2:48.
[2]江岩.杜玉泉.探析仿真模型在电视收视率评估中的应用—基于NetLogo电视收视率评估仿真模型构建[J].电视技术,2011,11:61—63.
[3]黄京红.开启受众研究的新篇章—写在《电视收视率调查准则》实施之际[J].当代电视,2014,10:64—65.
[4]邢亚彬.大数据背景下江苏有线电视收视率预测[J].江苏社会科学,2015,3: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