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全制度,规范管理,加强干部、职工的责任心。
要搞好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关键,首先要有一个符合实际的管理制度,制度约束人,制度规范人。为此,我们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完善了运输管理的28项管理制度,建立了以生产矿长为核心的运输管理体系,明确了从生产矿长、运输副总到运输班组长的岗位责任制。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明白自己的职责,和所承担的责任。在我们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管人要管心,管心先管领导干部的责任心。并且做到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树立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只有领导干部的责任心加强了,真正起到带头作用,对职工才有说服力,因此,健全制度首先健全领导干部的责任制。同时我们制定了符合现场实际和岗位工种特点的岗位人员责任制,明确了各岗位的责任和分工,让岗位人员真正明白哪些是我应该干的,是我的职责,哪些是禁止的,不准许的。与此同时,我们把运输18个岗位的岗位作业标准化标准包括正规操作、主要危险源、事故的危险程度、防范措施及考核标准、奖罚办法等内容,制定出来,悬挂在岗位现场,使职工随时随地的掌握和学习,同时也便于现场的操作和检查。
二、加强管理、重在落实。
(一)管理制度的落实。
管理制度的制定并不难,难就难在自始至终不折不扣的坚持下去,落实到实处,要做到这一点,领导干部是关键。运输占线长,岗位多,偏远地点的施工单位和人员常常因管理人员很少去而疏于管理,我们根据这种情况及时制定了《运输人员偏远区域检查制度》,要求运输专业管理人员常跑常去,别人跑不到的我们必须跑到、看到、抓好薄弱环节,及时消除运输事故隐患。我们下井对现场查出的问题,能立即整改的必须现场安排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求整改单位制定整改规划,限期整改。如果所经过的线路应当发现整改的问题而因责任心不强未能及时发现,被其他领导提出或发现,那么,一条问题联责处罚30元。 通过落实这一系列的措施,领导干部的责任心大大增强。同时,领导的行为也带动着职工努力去遵循。过去,有些需要长期坚持的制度,往往是执行初期执行的很好,但过一段时间以后就不再执行或执行起来走样。例如,钢丝绳的检查,连接装置的检查,以及各种设备设施的检查,试验制度等,检查过后执行的好,时间一长就走样,我们就是从这些容易认为执行不下去和走样的薄弱环节入手,要求岗位人员必须不折不扣的坚持执行,认真检查,否则一次对责任者罚款30元,连续执行不好的按严重违章处罚。正是由于严格的管理和落实,才使我们的各项制度真正得以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
(二)现场隐患和隐患排查制度的落实
运输占线长、环节多、人员分散,设备、设施变化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实行五级隐患排查制度,首先是岗位作业人员自己检查本岗位的设备、设施,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或填写隐患排查单,其次,是班组长的检查,班组长的检查隐患要填写到隐患排查单上,并相应的对岗位人员进行扣分、处罚,第三是区队领导检查,区队领导下井,每查出一条问题,对所在的班组、岗位个人扣分处罚,第四是专业领导的检查,专业领导查出的问题,要对区队、班组、个人联责处罚,第五是矿组织的检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从班组、个人到专业领导、矿齐抓共管的安全保障网络。为保证查出的隐患能及时的整改,领导干部查出的隐患由安监处监督落实整改,能到期完成而不按时完成,第一天罚款30元,第二天加倍处罚,两天以后不按期完成,停止工作下岗。这一制度的执行保证了现场隐患及时排除,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在抓好现场隐患整治的基础上,我们每一个月都对运输井上下的各个环节、场所、硐室进行一次认真、细致的排查,查出立即整改的隐患和危及运输安全的潜在隐患,并及时汇报领导组织实施,该投入的投入,该整改的整改,确保创造良好的运输环境。形成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闭环系统:排查发现隐患→制定规划→落实责任→限期整改→监督检查整改→整改回执→复查考核→再发现隐患整改,保障了运输的长治久安。
我矿运输正是由于这样严格的管理,狠抓落实,为安全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才保证了矿井的运输安全。只要每个单位真抓实干,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严格现场管理,运输安全就会有保障,进而实现矿井的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