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系统
联系人信息
全部杂志分类

探讨基于遥感技术的城市建设变迁动态监测

作者: 收录时间:2022-10-14 浏览量:876次


   近年来,随着黑龙江某市持续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旧城改造、新城建设的浪潮席卷全市域,城市规模迅速膨胀,随着城市建设用地量逐年增大,城市急速扩张导致城市用地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为了监测和整治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及时、准确地掌握城市建成建设的范围、质量、分布及其变化趋势,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与规划。遥感技术在城市动态监测过程中的应用,不仅为政府部门提供相对完整、全面、具体的城市变化信息,也为政府的管理提供事实依据。


一、监测目标范围 

    城市建设建成区范围的定义:建成区概念是指城市行政范围内,实际建成或正在建成的、相对集中分布的地区,包括市区集中连片的部分,以及分散到近郊区内、但与城市有着密切联系的其他城市建设用地,城市近郊的一些建成地段,尽管未同市区联成一片,但同市区的联系十分密切,已成为城市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可视作城市建成区。

   该文监测具体时间段和范围:针对城市规划标准(GB/T50280)对城市建成区和开发区分的定义,确保调查结果的真实可靠,特利用遥感影像对该市市内6区、环城4区的中心城区以及各类开发区等区域的范围和面积进行统计核定。监测时间为2008年至2012年的变化。

 

二、遥感监测所用的资料 

    监测用的遥感影像数据的是2012年和2016年的8月SPOT-5卫星遥感影像,需要先期对遥感影像做处理,遥感影像数据处理工作包括纠正、融合、配准、镶嵌、分类等处理。SPOT5的数据参数如下表。

\cds\upload/202210/681f4b3ba93f4685984b8ba54fa4c0fa.png

三、遥感技术进行城市建设变化监测方法 

    城市遥感动态变化监测一般有2种方法。第一种是目视解译:直接在遥感影像判读,可以叠加地形图等辅助信息进行精确判读。第二种是计算机信息提取:这里主要是运用遥感图像的计算机分类技术(监督和非监督分类)进行计算机自动信息提取,对广西沿海某地区的影像进行处理,根据需要运用不同的波段进行分类。

    本文主要用人机结合的解译方法:依据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50280在2个年度的卫星影像上利用遥感技术在室内对遥感影像进行计算机分类与目视判别结合该市各区县的行政界线的范围初步确定建成区范围和对于在室内不能确定的范围到野外实地核实的方法确定建成区最外围的边界线。


四、结语 

  近年来遥感技术(RS)它能快速、动态地提供地球表层的信息,为人们提供高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遥感数据,满足城市建设变迁动态监测害,在完善和服务城市用地建设执法检查和监测城市土地利用规模等方面的督察工作上。充分发挥遥感在国土资源调查、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中的作用,确保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调查统计数据的准确可靠,为执法检查和掌握城市用地规模和结构等提供一种快速、高效的高科技手段。 

 

参考文献:

[1]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1. 

[2] 黄慧萍,吴炳方,李苗苗,等.高分辨率影像城市绿地快速提取技术与应用[J].2004,8(1):68―74. 

[3] 陈昆仑,陈旭,曾克峰.基于遥感技术的城市用地的扩张分析[C]//湖北省地理学会2006优秀学术论文集(地理科学类).2006. 

[4] 郭云开.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遥感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D].中南大学,2008. 

[5] 王艳君,姜彤,吕宏军.快速城市化地区的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2). 

[6] 胡自宁;陈玉兰.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中的应用方法[C]//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2004. 

[7] 周成虎,骆剑承,杨晓梅,等.遥感图像地学理解与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8] 曹雪,柯长青.基于TM影像的南京市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6(11). 

[9] 张永生,巩丹超.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应用成像模型、处理算法及应用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服务时间:7X24小时专线 热线电话: 服务邮箱:zczl0008@163.com
版权所有©2009- 2023  版权: 工信部备案:
特别声明:本站主要从事学术期刊咨询服务,非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下架或删除。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咨询 期刊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