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关系到高校党建工作的质量。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找准问题,积极应对。积极做好高等院校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关系到我们党以后的接班人问题和国家的繁荣富强。意义十分重大,我们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存在问题;教育对策
近年来,各高校都加大大学生党员的培养和发展力度。使大学生党员在大学生中的比例逐步提高。据统计,目前高校中大学生党员占大学生总数比例一般在6%-12%左右,少数重点大学高达15%。这些大学生党员总体素质是好的,符合党员标准,在高校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主导作用。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复杂形势下,一部分大学生党员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忽视对世界观的改造,党员素质出现滑坡,极个别大学生党员入党以后缺乏新的动力和目标,意志削弱,放纵自我,甚至发生违规违纪行为,严重损害了大学生党员的形象,所以,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刻不容缓。
一、高职大学生党员中存在的问题
在校大学生要求入党的热情很高,愿望强烈,高职院校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一般在70%—85%左右。2005年全国共发展党员247万名,比上年增长2.4%,其中,在学生中发展党员73.4万名,比上年增加13.7万名,增长5个百分点,增幅最为明显[1]。但是,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也存在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入党动机不纯。尤其是功利性较为突出。部分大学生党员并受利益驱动的影响,显得急功近利,有极个别学生加入党组织时本身就带有不正确的目的和动机,在入党问题上表现为对入党“不感兴趣”,或者为获取党员称号、捞取“好处”而入党。有的学生党员当初怕别说自己落后,跟不上“形势”,于是就随大流也要求入党;这些学生入党后对自己要求不严格,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集体、国家利益。导致他们在现实言行中往往表现出悲观情绪,不以党员的身份,而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对党指指点点,甚至有可能站错立场。
2.缺乏吃苦奉献精神。入党前,很多大学生各方面积极要求上进,品学兼优,而在入党后,其思想和行为却来了个大转弯,认为该是那些要求进步的积极分子表现的时候了,自己则在一旁发号施令。于是有的人这样评价他们“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安心看”。另外,少数学生党员自身家庭条件优越,受不良风气的影响,盲目追求时尚消费,在同学中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3.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大学生党员应该代表最广大同学的根本利益,积极配合学校党组织和各部门共同搞好文明校风建设,创造育人环境,以促进广大同学的健康成长。然而,少数大学生党员入党后自以为是,对同学傲慢,自觉高人一等。更有的大学生党员入党后有事躲着走,而有好处抢着上。
4.缺乏同不良现象作斗争的勇气。很多学生党员认为只要自己管理好自己,不违反校规校纪就行了。至于同学中的违纪违规行为、校园中的不良现象等则是不闻也不问。更有甚者,个别学生党员不仅不同不良倾向作斗争,甚至事发后,学校党组织找其了解情况时,也不愿与学校党组织配合,而是隐瞒真相,欺骗组织。对于学习、工作、生活中浪费粮食、打架斗殴、“长流水”、“长明灯”、盗窃、作弊、破坏公物等现象更是见怪不怪,极个别学生党员甚至参与其中。
5.基层组织缺乏长效的教育监督的机制。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存在着“重发展,轻教育”、“重入党前考察培养、轻入党后教育监督”[2]的思想和看法。如有的认为,发展学生党员和提高学生党员的比例是重要的,提高比例数量是硬任务,教育培养是软任务,因此在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先起步,后完善”,至于以后的再教育可以“从长计议”[3];在发展前,对发展对象进行重重考察和层层教育,但发展后就认为任务完成了,忽略了党员的再教育工作,导致学生入党后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尤其是缺乏政治理论知识,政治意识淡薄、政治观念淡化、政治素质下降、政治敏锐性退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根基不牢。
6.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力量薄弱。目前高校学生和学生党员人数急剧增加,导致了高校学生工作和学生党建工作量的增加,而从事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人员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加强。发展学生入党后的再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都落在几名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党员身上,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党员再教育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
上述问题如果长久发展下去,势必给广大师生中就会造成不良影响,更会损坏大学生党员这一群体现象,因此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己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迫切要求。
二、加强高职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党的基层组织,是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基础,是在高校学生党员中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决定力量。应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合理设置党支部,避免因各系、各年级不均衡影响支部工作质量;二是要做好学生党支部人员的选拔和培训。三是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引领作用,指导学生党支部做好工作。
(二)健全学生党员发展体系,确保党员质量
要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的规定,积极而慎重地做好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把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确保新党员的质量。
(三)加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制度建设
要加强对学生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在制度上加以规范和落实,如建立和健全党员学习制度、联系制度、党员目标管理制度、预备党员转正考察制度、思想汇报制度、党员活动日制度、教育培训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缴纳党费制度等,坚持定期检查,认真考核。
(四)用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党员的
校园文化内在的教育导向和潜移默化功能,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陶冶高尚情操、疏导消极情绪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党建工作者要把握好校园文化活动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积极开展健康、高雅、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潜移默化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五)开展主题鲜明的实践活动
基层党组织在组织理论学习的同时,要突破读文件、听报告这种你讲我听的单一呆板的教育形式,着眼于受教育者的主体特点,可以采取演讲、辩论、知识竞赛等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党员自觉参与的活动,从而保证教育的实效性。
(六)从社会实践中增强大学生党员的才干
绝大多数大学生党员是从学校到学校的学习生活方式,他们很少接触社会现实。为了进一步增加大学生党员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要多组织和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党员融“受教育,学知识,长才干,作贡献”于一体。通过做社会实践工作来考查锻炼他们的政治观念,思想素质,工作能力和服务意识,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总之,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只有在认识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问题的基础上,努力开拓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思路与新途径,才能使学生党员自觉发挥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并通过他们团结更多的同学,影响更多的同学,为国家培养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的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实现人才队伍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1] 截止2005底,全国党员总数为7080万名[N].人民日报, 2006-06-19.
[2] 杨才第,应跃鹏.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 2006(13): 266.
[3] 郭平安.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认识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6):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