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
我国著名的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说过:“化学实验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在化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1、实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2、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实验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实验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化学科的质量提高是离不开化学实验,实验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学生自己探究,自己发现的乐趣是任何外来的奖励无法比拟的。
二、现代信息教学技术的种类及应用
一般包括投影、实物投影、摄像、放像、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方面。
1、投影技术对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投影技术主要是对实验现象进行放大,克服演示实验可见度小的缺陷,使学生能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特别是一些细小的、不易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投影技术使实验的科学性得到提高,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供条件。
2、摄像、放像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录像技术中的功能效应,促使演示实验真实性,如:高速成或缓慢的摄像技术和放像的快、慢、倒等功能不仅使学生缓慢地看到快速成反应的变化,还能使学生快速地观察到缓慢的反应变化,让学生迅速感知易观察到的细节,提高学生观察的敏捷性,同时缩短了教学时间,增加了演示实验的时效性,提高了教学效益。
3、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上,我们可以通过声音、画面、文字、于一体能展示微观世界,微缩的客观世界,模拟化学反应,打破了学生认识中的时空限制,用各种感官来感知信息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学习兴趣,更符合现代学生的思维学习习惯,在通过交互功能和模拟技术,对一些危险性、危害性的实验,放心的让学生大胆操作,为学生的探索和创造提供条件。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应用较为简单和广泛,下面对它的优点和缺点进行详细阐述。
一、多媒体课件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优点。
1、实验教学课件有很强的交互性,可反复播放,整分结合,不受所观察实验现象反应时间的限制,且现象明显,可对重点内容强化认识。例如,在次氯酸分解的实验,该演示实验很难成功,而多媒体课件可以通过连续不断的产生气泡及放慢气泡的运行速度,使学生清楚的观察到本实验现象。
2、实验教学课件可将只靠语言和文字描述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实验原理,微观状态,用直观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高一教材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第二节“离子反应”中用“电解质的导电性课件”,用三维动画模拟阴、阳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使灯光发亮,学生能在生动的画面中理解电解质的导电原理。
3、实验教学课件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整洁干净、无毒无危险,不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学生无心理负担。例如,Cl2,SO2等有毒气体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实验结果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对某些实验条件要求较高的实验。例如,氨的喷泉实验,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不会因条件控制不当而失败。
二、多媒体课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缺点。
1、从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来说,多媒体课件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 运用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起不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虽然中学化 学实验都是一些验证性实验,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也必须逐渐养成和具有“细心、耐心、恒心”。这些能力只有在“具体实验”的 变化环境中通过认真思考,在发挥想象力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而 缺少动手操作的“实验教学的课件”对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都是无源之水。
2、实验教学课件的质量受制于制作者化学知识、计算机技术等水平的高低影响很大。目前,化学实验课件的主要制作者——化学教师的计算机水平差别不等,不少课件往往外观华丽、色彩过于鲜明等因而易造成喧宾夺主影响教学效果。
3、实验教学课件的设计者都是教师,可体现教师自己的思维。虽然多媒体课件本身具有一定的交互性,但从目前来看,这一程度相对较低,多数教师只是把课件作为教具课堂演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依然是被动接受,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综上所述,虽然多媒体课件以其特有的“魅力”大大地优化了中学化学的教学,但是要只靠多媒体课件来代替现有的课堂教学是不行的。作为中学化学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应该被严格定位在“辅助”这个范围内。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应用计算机,即要充分利用其优势来辅助教学,同时又要注意克服计算机教学的缺点。这样才有利于提高中学化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建新.《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反思》
[2]屈双凤.《计算机辅助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3]马莲芳.《电教设备在中学化学演示实验中的运用》
[4]张春艳,刘盛云.《多媒体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5]李德敏.《浅谈化学实验教学评价的改革》
[6]周清等.《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