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共同遵守的礼节、仪式, 即必须严格遵守的一种礼貌行为规范和法则。沟通与礼仪包含的内容丰富,包括个人仪表、形态、素质等方面的培养、与人沟通的技巧,与人相处的原则,同时也会涉及到习俗、服务、外事、公务等一些内容。中职学生作为为企业培养和输送的具有操作技能的高、中级技术工人,是国家服务、生产行业的主力军, 因此培养懂礼、施礼、善沟通的中职校学生已成为完善自我形象,创建和谐社会,提高国家整体素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中职学校沟通与礼仪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对沟通与礼仪课程重视度不够
长期以来,众多中职学校强调对学生专业技能、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不大会过多的考虑到对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沟通与礼仪课程安排上思想重视度不够,沟通与礼仪课程在中职学校的课程安排中多作为公共选修课或考查课而开设,有的甚至以讲座形式开设,七八十人甚至一百多人集中在教室,教学秩序难以维护,教学效果更难达到。而且课时上受到极大的限制,通常设置多为20~40学时,捉襟见肘的课时连书本上的重要内容都无法全部讲授,把理论与实践环节联系起来更是难上加难。
(二)教学方法单一重理论轻实践
虽然目前各中职专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已普遍向应用技能型人才方向转变,但沟通与礼仪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不仅掌握与礼仪相关的理论知识,更要注意理论的实践运用。但是,有些任课教师上课仍然主要采用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落后,学生实缺乏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只会“纸上谈兵”,实际动手能力差,实践基础薄弱。礼仪行为的形成,仅有知识和要领是不够的,必须有实际的训练,通过实际训练,使礼仪凝结在学生的行为上,进而引导他们身体力行,才能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三)考核方式单一
沟通与礼仪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考评方法是一张考卷定终身,这样考核的后果是学生重书本理论、轻实践应用,这对沟通与礼仪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的贯彻和实施极为不利,无法达到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
二、中职学校学生沟通与礼仪课程的必要性
(一)由中职学校教育和教学的特殊性决定的
升入中职学校中的学生都是初中毕业生,与普通高中生相比,一方面,他们相当于提前接受类似成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的学习,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另一方面,由于他们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毕业时不满十八岁或过十八岁,缺乏社会经验,而他们又面临着马上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的现实,因此,对他们提前进行社会人际交往的礼仪行为规范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二)学生年龄与成长教育的要求
中职学生由于绝大多数属于未成年人,心理、生理和行为习惯等正处于成长、成熟和完善时期。他们有积极,热情,单纯,好学,爱美,好奇心、自尊心和求知欲强的特点,渴望得到他人更多的关爱和尊重。同时他们也存在着,好动、自由散漫、说话随意、自律力差、情绪不稳定、易走向极端等缺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校教学和管理的难度,因此对他们进行系统的沟通、礼仪、礼节行为规范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三)受到地域制约的影响
近年来中职学生呈现出以本地学生居多的特点,他们的生活方式、语言、日常行为习惯等由于受到地域限制,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机会较少。而他们又非常渴望了解外界, 获取不同民族、地域间礼仪和风土人情的知识,因此对他们进行系统的沟通、礼仪、礼节行为规范教育可以为今后良好的社会人际交往打下基础。
(四)礼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中职学生毕业后多从事服务或生产行业,社会交往复杂,接触人多,对礼仪礼节要求高,所以仅凭来自家庭、父母的基础性礼节和德育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与不同地域、风俗、行业、年龄、社会阶层、文化层次的人们进行良好沟通和交往的需求。因此,通过沟通与礼仪课程的教学,可以使他们提高自身修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中国礼节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
三、沟通与礼仪课程中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一)问题主导法
在每个章节中,我都会设定相应的引导问题,这就很好的设定了不同教学项目的教学目标。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通过学习自己找出答案,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培养自学能力。如在我们可以设定某一个引导问题为:在正式的场合用餐应当注意哪些礼仪?学生自己找出答案后,我会让大家轮流到讲台上讲述自己的观点,然后其他同学做点评,这样及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人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培养他们在众人面前讲话的勇气。
(二)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由哈佛大学于1880年开发完成,后被哈佛商学院用于培养高级经理和管理精英的教育实践,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案例分析法”。在沟通与礼仪课程教学中,我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选取恰当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来掌握教学内容。通过对案例各种情形的分析与探讨,还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还应鼓励学生举一反三,举出更多的生活实例。同时我还会在讲课过程中给学生传授自己亲身经历或身边发生的事情,让他们与现实生活更近距离接触,通过案例、实例的分析告诉学生将来步入社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具体问题如何处理;如何与父母、老师、同事、客户相处,这是书本上学不到的,也为学生将来少走弯路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讨论发言法
经过案例分析教学方法的运用,各小组已经有了自己的方案,然后进行全体讨论发言,每个小组都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同时听取其他组的观点,并且做出自己的评价,在讨论过程中,对于案例问题的重点所在逐渐明晰,最后得出答案。通过自由热烈的讨论,学生得到成就感,更重要的是还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日后的工作里。这对于目前都是独生子女的学生来讲是非常好的锻炼。
(四)情境教学法
在实施情景教学前,我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策划和准备相应课题,即把教学内容设计成脚本,课题的内容要具有针对性、典型性、真实性、复杂性和启发性,并能够在课堂或者实训室中模拟出来,让同学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如在职业形象塑造的教学模块中,对于教学项目——仪容设计,我们可以创设情境为小王要去参加一个面试,早晨起来,小王在衣橱中选择了一身适合面试的衣服(准备5套职业装),细心地给自己化了一个面试妆。最后请同班的同学给予评论。
(五)角色扮演法
学生根据事先分配好的角色,在模拟的情境下,根据课题的内容进行演练,直到预设的所有环节结束。教师按照模拟内容,将学生分组形成团队,布置角色任务,要求学生熟悉各自的任务及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教师能及时给予指导,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评并给出分数。
(六)情感教育法
在授课期间,我经常在教学内容中穿插生动的情感小例子对学生进行情感和感恩的教育。例如在讲到与父母相处之道这一章节,我用了一组配有深情音乐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观看从小父母对他们付出的一切以及父母老了需要儿女做的反哺,让他们感受父母的辛苦与期望,唐他们从中接受感恩教育。再比如说,讲到与老师,同学相处之道时我也举了几个感人的小例子,让他们懂的只要自己尊重自己,然后要尊重他人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上这两节课时很多学生真的被感动了,课堂上鸦雀无声,有的同学泪光盈盈,这种情感教育法用在《沟通与礼仪》课程中是在恰当不过了。
五、沟通与礼仪课程在中职学生素质培养中的几点作用
(一)教学效果
凡是学习过沟通与礼仪课程的学生,都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第一,遇到老师能主动问候,施礼积极,热情自然,有亲切感,懂得展现自己优秀的一面;第二,课堂秩序良好,尊重老师,同学相处融洽;第三,纪律观念强,注重仪容仪表的修饰,举止落落大方,彬彬有礼。
(二)通过学习沟通与礼仪学生各方面能力有所提高
礼仪课的教学效果,除了部分可见的外在表现外,更多方面是无形的,是对个人气质的提升和自身整体素质的完善,是一笔无形的财富
1、有利于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学会感恩身边的人和事
沟通与礼仪是一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的学科。对中职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教育可以丰富他们的礼仪知识,让他们明确地掌握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礼仪规范,并指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按照社交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行为,真正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有较高道德素质的现代文明人。同时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所拥有的一切不是靠一个人的力量就能获得,在他成长的道路上父母,老师,亲朋好友,甚至还有很多陌生人,都给与他很多的帮助与支出,让他们要学会感恩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内在修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沟通与礼仪课程的根本目标之一就是要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循社会主义礼貌道德规范以及相应的社交礼仪形式,提高他们的文明意识,养成人们文明行为的习惯,促使良好社会风尚形成,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达到高度和谐与有序,努力推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3、有利于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通过学习和掌握沟通与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他们就能凭借它去顺利地开启各种交际活动的大门,学会与人合作,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这样,不仅是形成良好的社会心理氛围的主要途径,而且对于中职学生个体来说,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心理保健功能。
除以上中所用之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也都有了一定提高。
六、结束语
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当今沟通与礼仪不仅成为现代人的处世根本,也是成功人士的无形资产,为他们今后的人际交往和事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中等职业学校开设沟通与礼仪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变学生的定势思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沟通相处能力及礼节仪表、纪律观念等。由此可见,中职学校开设礼仪课程是必要地,也是著有成效的。
【参考文献】
[1]李娜,三年制高职公关礼仪课程教学及考核方式改革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
[2]涂红梅,邓永果.试论高职公关礼仪课的有效教学[J].教育与职业,2010 ;
[3]张晓明,袁林.沟通与礼仪.教育与职业.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