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是党长期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员的管理和教育不仅是纯洁党员队伍,提升党员素质,更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迅猛发展和办学层次的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数量不断上升,进而大学生党员也随之增多,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各方面因素也是纷至沓来,正确分析和总结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加强和创新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已成为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及教育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基础理论知识薄弱,政治素养及理论水平有待提高。由于高职院校的生源一般是达不到普通高校录取分数线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专、职高、技校的“对口生”,学生底子薄,文化基础差,在素质和知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欠缺,缺乏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进而导致高职院校部分学生党员忽视对政治理论的学习, 只有小部分高职学生党员对党的章程、党的基本理论非常了解,大部分同学则缺乏对党组织的深入了解;绝大多数的学生党员对党组织的认识停留在感性的层次上。对许多社会问题的认识和判断缺乏科学的方法。理论的匮乏导致学生党员在宣传党的政治主张方面,不善于用正确的理论和思想去影响周边同学,处理问题不能以理服人,说话办事缺乏感召力。
(二)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注重职业技能的实践与锻炼,而忽视了对党的方针政策等相关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高职院校的目标是培养高级职业技能型人才,所以在课程设置以及实习活动中较为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实践与锻炼,这也导致学生党员不会花费太多时间去对党的基本理论去进行深入系统的学习与研读,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也是少之又少,只是通过业余党校或思政理论课的课堂学习对其有所了解。有的学生党员认为亦即其前途只与目前的专业课、专业实践相关,所以没必要深入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对党的基本理论的认识不深入、不系统、流于肤浅。
(三)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存在不正确的入党动机,对党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追求只停留在外在层次上,较注重组织上入党,而不太注重从思想上入党,较注重结果,而不太注重过程。有的学生党员入党是迫于压力,有的是价值观念功利化,有的是从众心理等等都在影响着他们正确的入党动机的形成,因此他们在学生群体中不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四)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组织及培养形式过于弱化、简单,不能有效的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管理。高职院校一直把教学作为中心工作,认为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才是第一位的,而忽视了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党员的一些教育管理制度不能认真的贯彻落实执行,流于表面形式,没有把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做细做实,同时,从事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教师队伍力量薄弱,没有形成专业化,职业化。
二、关于对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的思考
(一)加强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体制机制。
当代大学生党员作为一个新的群体,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和最可依赖的力量,更是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保证,首先,高校党委一定要重视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层层落实,时时监管,可以组成由高校的组织部门牵头,党校、宣传部、学生处、各院系党总支部负责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系统,制定配套有效地管理体制机制,让其有据可依,各司其职,使具体工作有人做,工作责任有人担;其次,还要重视学生支部的建设工作,结合实际合理设置党支部,低年级设立年级党支部,高年级支部设在班上;最后,还要配备一支精干高效、稳定的党务政工干部队伍,通过各种方法、途径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充分发挥并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切实把高校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抓起来。
(二)创新和丰富教育管理形式,按照多平台、多形式、多途径趋势发展
多平台是指通过校党校、院系分党校两级教育培训平台统筹规划,宏观管理,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抓好学生支部书记培训班、新生预备党员培训班等全校性、全局性的班次,做好对各分党校的检查、指导和协调工作。同时,充分发挥院系分党校自身情况明、易管理、培训方式灵活的优势,重点做好本院(系)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管理等工作,各分党校与学校党校相互支持、共同配合、分工协作、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把好学生党员教育培训质量。
多形式是指高职院校通过“新老党员传帮带、党员奉献日、党员形象工程、党员一帮一、党员志愿者”等多种形式载体来体现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同时也是通过这些形式来进一步教育和管理学生党员,让他们能够认识到自身价值所在。
多途径是指通过搞活第一课堂(学校、课堂教育),丰富第二课堂(课外、社团活动),开拓第三课堂(社区基层、社会课堂)等途径来加强学生党员对党的正确认知,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提升他们政治素养和个人的认知、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重视对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追踪与管理,做好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
由于高职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它是开展高级技能教育的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高级技能人才。近些年,随着国家对高职院校的不断重视,高职院一直在进行着教育教学改革及就业制度改革, 毕业前的顶岗实习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顶岗实习是学生由学校学习生活踏入社会工作生活的一个桥梁, 既是学校生活的延续也是社会生活的开端。因此在这个学生党员离校的空档阶段,容易出现问题,我们更要重视对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追踪与管理,做好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首先要加强校企合作,双管齐下,共同管理,学校、老师及企业负责人员要多了解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工作、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实行多考核——常沟通,多汇报——常联系,多搭台——常展示制度。通过这些措施,既有利于他们在实践锻炼过程中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更有助于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思想政治素养及职业道德水平,为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以及事业发展等方面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完善对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考评体系,加强对他们的考核与监督
1.严格把握学生党员的入口和出口关,实施选优劣汰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学生党员的准入机制,建立责任追究制,通过公正、公平、公开的形式是党员发展的过程透明化,同时还要建立落后学生党员的淘汰机制,以保证学生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质量性,使整个党组织要始终体现活力,永远保持强大的战斗力。
2.制定切实可行的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行为规范守则,让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有据可依。对学生党员的日常学习、生活行为、工作作风做出明确规定, 将思想政治学习、遵守党纪党规、完成工作任务、主动服务同学、专业知识技能、社会实践能力和诚实守信等情况列入考核标准中, 制定量化、规范化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指标, 使学生党员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3.丰富学生党员的评议和考核形式,建立和完善学生党员的考评体系和监督机制。根据学生党员行为规范及量化指标制定考评办法, 采取日常量化考核与集中测评的方式,把学生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相结合, 对于表现突出学生党员将给予奖励和表彰,先进性不够突出的给予帮助,对于有违背先进性要求行为的学生党员要严谨处理。同时要树立先进典型,通过相互带动、相互学习来影响其他学生党员和普通学生。还要设立党员监督意见箱和专题网站以及通过不同形式的座谈会和生活会广泛听取普通学生对学生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健全和完善民主评议机制,对学生党员进行全方面的监督和管理。
【参考文献】
[1]张予东.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创新初探[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2]李有玉.创新高校学生党员教育模式探讨[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4)
[3] 张一斐. 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问题与对策探析[ 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3).
[4]葛志亮.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
[5]兰泽静.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问题[J].时代教育,2008.
[6]王志忠.高校学生党员继续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思考[J].高教论坛,2009.
[7] 杨才第, 应跃鹏.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对策[ J].中国科技信息, 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