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案例描述
10月份,各个年级组上同课异构研究课,有的年级打破原来固有的教学模式,努力想把课堂还给学生,使课堂上呈现出了喜人的变化。
案例一:乘法的认识
组内第一次上课:
老师出示游乐园图,问: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我知道了有3架小飞机,每架飞机坐5人。
师:求一共有多少人?怎么解决?
学生独立列式解决,然后汇报交流。多数学生用的是连加算式解答的,个别学生用的是乘法算式解答的。教师没有处理用乘法算式解答的情况,而是沿着用连加算式解答的这种思路,问还可以怎样解答引出乘法算式,接着问乘法算式的意义,并教乘法算式的读法等。
组内第二次上课:
老师为每位学生提供了不同根数的小棒,请学生迅速数出小棒的根数。
师:数好了吗?你们能把你们数小棒的方法用彩笔表示在纸上吗?
生动手操作后展示汇报。
预设学生会1根1根的数;2根2根的数;3根3根的数;5根5根的数;10根10根的数等。有的数法正好数完即每份数相同;有的数法不能正好数完即最后1份和前面的每份数不同。计划先研究每份数相同的情况,认识乘法;再研究有一份数不同的情况,深化对乘法的理解。
想法是好的,但是实施结果却不尽人意。
师展示了出学生2幅作品:
1根1根的数共15根
2根2根的数共20根
师问:他们是怎么数的?你怎么看出来的?你能不能用算式表示上面两幅图的意思?
学生写出1+1+1+1+1+1+1+1+1+1+1+1+1+1+1=15
师说我发现有的同学特别的累,生接话说可以用15X1=15
师追问:15X1什么意思?哪种方法你更喜欢?为什么?
生1:15X1表示15个1相加
生2:我喜欢用乘法,因为要100个1相加,写成加法太麻烦了,写成乘法就是100X1
接下来教师讲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读法。
案例二 用字母表示数
组内第一次上课
师:小明10岁,我比他大30岁,老师的年龄是?他1岁时,老师呢?他2岁,老师呢?他3岁,老师呢?你能不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老师任何一年的年龄?
学生一问一答,列的算式有(1┅┅100)+30;N+30;(1—n)+30;
无数+30;(1+X)+30
学生汇报后,教师逐一追问什么意思?
组内第二次上课:
出示1张桌子配4把椅子的图
2张桌子 8把椅子
3张?4张?
出示一片数不过来,让学生表示桌子和椅子的数量
生1:n张桌子 n+4把椅子
生2:n张桌子 n把椅子
生3:n张桌子 nX 4把椅子
生4:x/4张桌子 x把椅子
师请学生说自己的想法,下面学生质疑提问,最后达成共识可以像生3和生4那样表示桌子和椅子的数量。
从案例一乘法的认识,我们可以看出两次设计,给学生的空间是不同的。第一次设计按照教材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学习解决问题,学生完全在教师画的路上走。而第二次设计明显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思维的空间,将学生的生成作为研究的资源,很具挑战性。
案例二用字母表示数,两次设计导入的例题不但内容有变化,而且对学生的生成处理也有很大改变。第一次例题设计的内容是相差关系;第二次例题设计的内容是倍数关系。从学生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来看,倍数关系的内容学生更容易理解,更能体会字母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的含义。在对学生的生成处理上,第一次基本上是老师与学生的交流;而第二次是生生之间的交流,偶尔有教师的提示引导。第二次课学生参与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案例思考与反思
以上两个案例,引发了我的思考与反思。
2.1教师转变观念是关键
刻板按部就班的课堂究其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做到以生为本。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说知识是一座山峰,教师站在山顶,学生在山下,教师在山顶召唤学生说,上来上来。我们试想一下,会有什么结果出现?一部分优等生能力强上去了,中等生可能在半山腰,学困生还在山脚下。如果老师从山顶上下来与学生同在山脚下,一种情况是老师带着学生按照老师的既定路线直接上山,省时,但是学生没有感受,尤其是学困生是老师拉上山的,而优等生又不用思考,直接上山会感觉没意思;另一种情况是同学生一起研究上山路径,结果会大不一样。此时不同层次学生的所思所想,教师了如指掌,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调整上山路径,人人一定会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径。
2.2创设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教师要想将课堂真正变成学堂,就要设计出好的学案,每个环节问题的设计都要具有挑战性,然后放手让学生去解决。
2.3与学生一起剖析生成提炼升华
老师要善于把握处理学生经过思考后的生成。把研究的问题抛给学生,把学生的思维激活,老师仅是一个旁观者,引导者。像案例二第二次课例设计一样。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研,我们的课堂变学堂取得了一定成绩,部分课堂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学习积极性高,部分学生思考有深度,思维活跃。我们会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名副其实的学堂。
参考文献
1.柳小梅《精彩课堂 不容“错”过》,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年。
2.刘勇等《读懂学生困难 提高教学效率》,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