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基本情况:问卷自行设计,在参考了有关情绪管理调查问卷编制的文献后,使用原创的《大连医科大学本科生情绪管理能力调查问卷》,问卷设计分为情绪觉察能力、情绪理解能力、情绪表现能力、情绪控制能力、情绪运用能力五个模块,于大连医科大学随机抽取在校本科生200余人进行调查问卷的填写工作,并当场回收有效问卷180余份。(注:符合程度:非常不符合 1;不太符合 2;一般3;比较符合4;非常 符合5)
大连医科大学本科生情绪管理能力与个体因素的差异
类别 | 情绪觉察能力 | 情绪理解能力 | 情绪表现能力 | 情绪控制能力 | 情绪运用能力 | 总分 | |
性别 | 男 | 15.39 | 17.36 | 22.15 | 32.39 | 15.91 | 103.20 |
女 | 15.59 | 16.99 | 21.91 | 34.20 | 17.21 | 105.90 | |
年级 | 一年级 | 13.53 | 15.97 | 19.95 | 32.76 | 15.45 | 97.75 |
二年级 | 11.58 | 17.23 | 21.95 | 34.32 | 16.91 | 101.99 | |
三年级 | 19.31 | 18.09 | 25.71 | 34.23 | 18.17 | 115.51 | |
四年级 | 16.79 | 19.12 | 23.09 | 35.91 | 17.74 | 112.65 | |
家庭结构 | 双亲 | 15.52 | 17.10 | 21.65 | 33.25 | 16.67 | 104.19 |
单亲 | 15.20 | 18.00 | 27.80 | 36.00 | 16.10 | 113.10 | |
是否为学生干部 | 是 | 15.58 | 17.46 | 21.53 | 33.83 | 16.39 | 104.79 |
否 | 15.46 | 17.00 | 22.25 | 33.19 | 16.77 | 104.67 |
表1中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大连医科大学本科生的情绪管理能力与性别有关,表现为女生的情绪管理能力高于男生,具体表现为女生的情绪觉察能力、情绪表现能力、情绪控制能力、情绪运用能力均高于男同学,这主要与女生在处理情绪相关问题时更加理智,更善于向他人寻求帮助有关。男生在情绪理解能力方面更具优势,但优势并不突出;单亲家庭子女的情绪管理能力高于双亲家庭子女,可能与组织生活形式不同有关,对于外界的舆论要适度接受和回避,由此导致其心理疏导能力高于双亲家庭子女;调查表明,本科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在年级上同样存在差异,总体呈现出从一年级到四(五)年级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即三年级最高,其次依次为四(五)年级、二年级、一年级。这可能因为本科医学生刚由紧张的高中时代过渡到大学,文化知识的储备量较少,不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随着年级升高,本科医学生不断充实自我,其情绪管理能力也不断提高,到本科阶段的二、三年级已经拥有较高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表现在情绪管理能力上有显著提高,到本科的尾声阶段(四、五年级),由于医学生专业的特殊性,大多数同学面临考研问题、就业问题、情感问题等,在担心自己发展前景的同时也备受现实打击,此时的他们不容易控制自我情绪,甚至会有任意发泄不良情绪的冲动;在个人经历方面,学生干部的情绪管理能力高于非学生干部,其可能原因为学生干部平时要与班级成员及辅导员老师协调工作,在情绪管理能力方面得到更多锻炼。
1、情绪觉察和理解能力
即使在焦虑不安时,我也能知道自己的情绪状态
符合程度 | 1 | 2 | 3 | 4 | 5 |
百分比 | 6.3% | 9.4% | 27.0% | 24.0% | 33.3% |
大学生的情绪特点主要表现为冲动、丰富、敏感、不稳定等,这些消极情绪填充于生活的每个片段中而不被及时觉察和适度理解,反而使其因隐匿起来而任意发展,将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产生严重不良影响。调查发现情绪觉察和情绪理解是情绪的两个相互影响的重要方面,人的情绪只有准确觉察才能更好地理解,在“即使在焦虑不安时,我也能知道自己的情绪状态”问题中,24.0%的同学表示比较符合,33.3%的同学表示非常符合,表明本科医学生具有较高的情绪觉察能力,而得分系数较高的这57.3%的同学都倾向于将焦虑情绪适度理解,表现为能维持适度的紧张状态,有助于学习生活的顺利进行。
2、情绪表达和运用能力
我乐于向别人表达我的感受
符合程度 | 1 | 2 | 3 | 4 | 5 |
百分比 | 4.2% | 10.7% | 24.7% | 38.7% | 21.7% |
当身边的同学比我优秀时,我会嫉妒他(她)而产生愤怒等不良情绪
符合程度 | 1 | 2 | 3 | 4 | 5 |
百分比 | 32.2% | 27.5% | 26.9% | 8.8% | 4.7% |
大量资料均表明,良好的情绪表达能力对大学生的身心均有益,但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本科医学生相对西方医学生情绪表达相对含蓄。调查发现,无论高兴、难过还是生气,将真实的情绪表达出来是需要勇气的,有33.9%的同学表示不会对他人表达自己的情绪;在问题“当身边的同学比我优秀时,我会嫉妒他(她)而产生愤怒等不良情绪。”中可以看出,因情绪运用能力的欠缺导致嫉妒普遍存在于本科医学生中,当嫉妒他人时,就不会真诚热情的对待那个人,进而关系冷淡,妨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我被侮辱时会憎恨对方,并有暴力行为的冲动”问题中,有23.9%的同学会对不满的人产生暴力行为的冲动,遇事缺乏冷静的分析与思考,而仅图一时之快目前已成为本科医学生的情绪特点,对医学生而言是及其有害的。
3、情绪控制能力
我会轻易被周围人的不良情绪所影响
符合程度 | 1 | 2 | 3 | 4 | 5 |
百分比 | 5.8% | 18.1% | 30.4% | 29.9% | 15.8% |
我会因为负面情绪不能释放而感到崩溃
符合程度 | 1 | 2 | 3 | 4 | 5 |
百分比 | 14.5% | 24.3% | 31.7% | 24.3% | 5.2% |
大学时期是医学生步入临床工作前最基本的学习,医学学习是一个高消耗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精力去投入,而此时情绪经常性的波动必将影响学业。调查指出:有61.2%同学表示“会因为负面情绪不能释放而感到崩溃”;在“我会轻易被周围人的不良情绪所影响”问题中,30.4%的同学表示一般,29.9%的同学表示比较符合,15.8%的同学表示非常符合。由此可见,当消极情绪占据情绪主体时,不但会使自己画地为牢,最终走向崩溃,还会将消极情绪传播给他人,久之更会影响社会交往能力。因此学会控制情绪显得尤为重要,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让自己的情绪处于可控范围内。
高考为高等医学院校输入了大批量的优秀学生,大学是青年学生的“心理断乳”期,加之医学专业专业性强、学习量大、学制长等特点,使得本科医学生更容易出现文化休克、理想目标破灭、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总之,本科生的情绪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课题,要使本科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诸多问题得到解决,必须由相关高校、辅导员老师以及同学们共同努力,以确保情绪状态利于本科医学生的进步和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心理学与人生[M ].广州 :暨南 大学 出版社,2005:195.
[2]刘济良:价值观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3
[3] 吴亚林:价值与教育—价值教育基础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
[4] 刘晶莹:情绪冲突条件下的面部表情识别研究[D],西南大学学位论文,2012.
[5] 廖祥云:基于情绪管理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