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投稿系统
联系人信息
全部杂志分类

高等学校国际化策略的探索与选择

作者: 收录时间:2022-08-18 浏览量:673次

与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我国高校的国际化特征并不明显,在吸纳来自世界范围内的留学生与教师方面、在国际化课程设置与教学方面,甚至在自由开放的校园环境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但值得欣慰的是,我国高等学校已经开始重视高校的国际化发展,有一些高校已经开始探索国际化发展策略与路径,并取得了颇为有效的成果。

一、学生的国际化

由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竞争越来越激烈,实现学生来源的国际化是我国高校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重要发展战略,招收国际学生是高校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一环。哈佛大学的学生国际化程度非常高,留学生比例高达16%。与我国高校相比,世界一流大学具有最优秀的教育资源、完美的世界声誉以及全球范围内的顶尖学生。我国高校可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学生国际化战略要素,例如,为学生提供国际化学习经历,包括学生交换项目、世界范围内的实习、修读海外课程、承担海外研究任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际活动等。

二、师资的国际化

世界一流大学聚集了全球范围内的顶尖教师资源,他们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国家,具备超一流的教学、科研能力,不但促进了其培养优秀人才,更有利于学校取得教学、科研成果,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例如,耶鲁大学有50%以上的教师来自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学校将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教师资源作为学校的重要发展策略之一,支持和鼓励优秀教师到耶鲁大学任教。我国高校实现国际化也必须高度重视师资的国际化,设置招募机制,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同时为教师系列与教育管理系列的教职员工提供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交流的机会。

三、课程的国际化

放眼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化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是他们国际化策略制定的共同选择。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纷纷通过开展全球性的研究学习、在课程中加入多元化因素、提供全球视野的学习资料、开设全球共享的通识教育课程等举措来实现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国际化。在课程中加入国际内容,将课程的视角扩展到全球范围,在课堂教学和课后活动中设计国际性主题,举办国际暑期学校,开展学生和教师的国际访学交流,利用互联网传播优秀课程资源和科研成果等方法是我国高校可借鉴的策略要点。

四、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化

1、成立国际交流专门负责机构。将国际化作为学校重要的发展战略并加以推进,就必须设立专门推动国际化的机构,即国际交流中心。国际交流中心要负责开展国际研究和教育合作、为学生提供国际化教育经历、引进世界范围内的优秀学术人才、开展国际学生的招生、选派和管理访问学者赴先进大学进行访问学习。作为国际化策略机构,需要担当起学校国际化合作的主要管理部门、为学校的国际性事务工作提供咨询服务、负责海外的访问学者和代表团等对外事务、与国内或国外相关机构合作等工作。

2、开展国际科研合作与交流。单独依靠个人或单一的科研团体已经几乎不可能取得创造性科研成果的或攻克世界难题,因此国际性的合作就成为了必然选择,世界一流大学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跨国的研究与合作、建立海外分校、在各行业寻求优质的合作伙伴,充分发挥强强联合的优势解决全球性问题。牛津大学的国际科研合作横跨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我国高校不能做到融合各个学科领域,但可以在发展中加入重要的国际性机构或团体,加强与其他大学的双边合作、加入大学联盟等互促互利团体,开展全球性的研究,支持外国研究人员我我国学者合作开展迁延性的学科研究。

3、选派访问学者出国访学。选拔与派出访问学者赴外国先进大学访学是高校实现师资培训国际化的重要方式,对丰富教师国际交流经历、促使教师与时俱进、对国际新问题保持敏感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是管理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事务、负责管理和使用国家留学基金,制定管理规章,资助有益于发展中国教育事业和对外友好关系的项目,与境内外相应机构建立联系,开展交流与合作等工作的专门组织。我国各高校可积极与国家留学基金委合作,选拔优具备一定外语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教师到时间一流大学进行访问学习,鼓励相关教师到世界一流大学进修学历,支持学校教职员工参与国际学术会议或国际交流活动,接收来自外国的优秀学者到校进行科研合作项目的研究。

我国高校在国际化的道路上一直保持前进,国内一流大学的学生构成、师资队伍、科研与合作的国际化都在朝世界一流大学的方向不断努力着,在招收世界范围内的生源、吸引和留住国际性教师、打造顶级国际科研团队、开设国际性课程和教学等方面也在不断地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最优途径,不断寻找改革点与突破口,坚定着朝着实现“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 Harvard University.http://www.harvard.edu.

[2]University of Cambridge. http://www.cam.ac.uk.

[3]University of Oxford. http://www.ox.ac.uk.

[4]Yale University. http://www.yale.edu.

[5]刘亮.《剑桥大学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6]郑俊涛,王琪.《走进世界名校》.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7] 曲铭峰.《哈佛大学与当代高等教育--德里克访谈录》.高等教育研究.2011.

[8]陈婷婷,杨天平.《世界一流大学的“共性”特征》.高教发展与评估.2016.


服务时间:7X24小时专线 热线电话: 服务邮箱:zczl0008@163.com
版权所有©2009- 2023  版权: 工信部备案:
特别声明:本站主要从事学术期刊咨询服务,非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如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下架或删除。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咨询 期刊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