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的班主任工作,有二十年“无辍学先进班”美誉。我之所以能有这些成绩,是因为“一个都不能少”是我追求的目标。
还是念师范的时候,一部电影《一个都不能少》深深地打动了我,为了失学的孩子,那位农村教师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百般的热情,使学生又享受到了学校阳光、雨露的滋润。看后,感受到农村学生上学真难呀,农村教师真是辛苦。我发誓,将来从教一定要尽一切办法把学生留在课堂。 “一个都不能少”在我心中深深扎下根。
“上学没用,不如上班挣钱好.”这是大多数农村家长的看法.在与学生和家长的交往中,我知道学生辍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有家庭的,有学校的和自身因素。不管那种因素,都会让人感到头疼,难办.不少老师都为此手足无措.但我坚信:只要我们以“爱心”作为一切教育的出发点,以“知心”为桥梁,经过“细心”的工作,并辅以”恒心“的教育,一定回收到显著的效果。
“知心”——架起控辍保学之桥。孔子云:“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可以说,班主任要想把控辍保学工作做得好,离不开这座“知心”之桥。只有通过这座桥,才能达到老师洞悉学生家长的心理,才能达到老师有与辍学苗头的学生之间心灵的相融相通,只有通过这座桥,才能使控辍保学工作有的放矢,游刃有余,才能使你的“苦口婆心”真正变成“肺腑之言”。所谓知心,即知家长心和学生心.首先明白家长的心思。以家长为依托,先让家长明白辍学的弊端,有针对性的加以说服,得到家长的认可。 这样一来,控辍保学就有了希望.其次,知道学生的心理,结合爱心教育使他们心有所寄,心有所衷.掌握学生和家长的心理,及时把握他们的动向,这对于知心来说,非常重要.
“爱心”——筑起控辍保学永恒基石。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教师的心,应充满对每一个孩子的爱,尽管这个孩子的品质已经非常败坏,尽管他可能给你带来许多不愉快的事情”。而恰恰是那些有辍学苗头的学生就更需要教师爱心的呵护了。94届张倩同学,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不知什么原因,连续两天没来上学,这对她来说可是开天辟地第一回,让我很担心。于是我到离学校二十里远的村家访。第一次去家访时,真是费尽了周折,因为她妈妈的名字谁也不知道,她本庄的继父刚死.可是当我疲惫不堪地打听到她家时,家长却将我拒之门外。在我三番几次的“骚扰”下,我才受到家长的“优待”。经过了解得知,辍学的原因是家庭经济困难,家长不想让她继续上学了,认为女孩上学没用,不如上班挣钱,供儿子娶媳妇。看到那破破烂烂的家,还有那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多么好的大学苗子呀,怎能让她辍学呢,于是我决定用自己微乎其微的收入为她交上了学费。并用半天的口舌说服家长.这样,她又重返校园,后考入唐山二中,升入大学。这种被人看起来的“傻事”,当班主任二十年的我,哪届都“傻过几回”。“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我的呵护下,又换来了他们的笑脸。这可是我一生受之不尽的财富呀!随着教龄的增长,这块“爱心基石”在不断地夯实,控辍保学工作也在不断的取得好成绩。
“细心”——“润物无声”般的呵护。有辍学念头的学生,就像被风雨摧伤着的幼苗,他们需要园丁爱心的呵护,更需要我们细心引导与关爱。2006届鲁迪同学,因基础差,厌学,加之上网成瘾,旷课几天去玩,耽误许多功课,我知道原因后,和家长一同做工作,这才打消辍学的念头,又因学习跟不上,有再辍学的打算,于是我除了安排几个学生帮助他学习外,我还和科任教师一道给他补课,经过二个多月的业余辅导,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进步,才打消了辍学的念头。我班的王山同学,因同村的好友齐鲁,徐南辍学,他也有此想法,为此,他无心学习,经过我细心教育,耐心说服才消除了辍学念头。“春雨润物细无声”正是我的细致入微的教育,才有一个辍学为零的班级。
“恒心”—锲而不舍的执着。“千淘万沥虽辛苦,吹尽狂沙始见金”。正像这两句诗所形容的那样,控辍保学工作是一个常抓不懈,屡不见效的工作。记得2012年国庆节放假回来,田英同学因早恋,被我知道后,无论怎么引导教育,她认识不到位,仍我行我素;为此,我结合家长,家长一听就大为恼火,吵嚷着不叫孩子上学了,还要去打那位男学生.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我急忙向他解释说明这样做的后果,又耐心劝说这样做的弊端,总算说服了田英的爸爸,不去打那个男学生,但死活不让自己的孩子上学了.我第一次去家访白去了,还让我很难堪.第二次又弄了一鼻子灰,第三次,第四次,直到第十次才叫这位固执的家长松了口.该同学也在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育,明白了老师和家长的良苦用心,重返校园,静心学习.
二十年来,我不知道有多少个骄阳似火的日子,为了不让学生辍学,我奔波于家校之间的马路上;也不知有多少次风雨交加的夜晚,与家长秉烛长谈;更不知道有多少回“忍痛割爱”,为孩子们解囊相助……就这样,凭着我这颗持之以恒的心,我不断地收获着一个又一个孩子重返校园的笑声,也不断收获着一个又一个的希望……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控辍保学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我更深信“天道酬勤这四个字,我坚信:付出就有回报,奉献就有收获. ——后记